梅新育,漢族,湖北省武漢市人,著名經濟學家。現任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先後在《21世紀經濟報道》、《機車借款新理財》、《證券市場周刊》、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等媒體擔任專欄作家,在中國金融出版社承擔編審工作。
  精彩觀點
  “這表明歐洲產業基本喪失了競爭力和進取精神,而且歐盟貿易系統家具委員德古赫特等人貿易保護傾向非常強烈,同時表明歐洲目前經濟很不景氣。”
  “對於歐盟本身而言,可以直說,它的太陽能產業基本上沒什麼前途了。固態硬碟企業及其高管的核心競爭力都放在打官司上面了,還能有什麼效率?”
  “我不贊成對租辦公室進口多晶硅產品過度嚴厲,儘管我贊成適度製裁。對企業保護太過分,不是好事。”
  商報駐京記者
  曾楠 北京報道
  中歐光伏貿易系統家具爭端再起波瀾。
  11月27日,歐盟委員會(簡稱歐委會)公佈決定,對原產於中國的光伏玻璃產品征收17.1%~42.1%的臨時反傾銷稅,實施期限為6個月。臨時反傾銷稅執行完畢後,歐委會將根據終裁結果裁決是否實施最終反傾銷稅。
  而就在4個月前,中歐迄今涉案金額最大的“雙反”案才剛剛化解——經過艱苦談判,中國輸歐光伏產品以“價格承諾”的方式達成“友好解決方案”。
  歐盟緣何頻頻對中國光伏產品發難?此案是否意味著在價格承諾前提下,中國光伏產品在歐盟市場仍然面臨不可預測的風險?雖然此次涉案金額並不高,但其背後的意圖為何?國內光伏企業應如何應對又一輪風波?
  昨日,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就此表示,歐盟此舉表明其產業基本喪失了競爭力和進取精神,且經濟不景氣。我國光伏企業已做出不少應對佈局,如國內市場培育、轉移生產能力等。
  意圖
  歐洲光伏產業喪失競爭力
  歐盟保護主義傾向無可救藥
  重慶商報:去年歐盟針對中國出口的光伏電池組件實施“雙反”,4個月前才剛剛以“價格承諾”的形式達成“友好解決方案”,此次為何再起事端?
  梅新育:歐洲方面鑽空子,上次解決方案不包括這一次的產品。這是繼去年歐盟針對中國出口的光伏電池組件的“雙反”後,又增加了另一個產品系列。
  重慶商報:從已報道的數據看,截至去年底,整個歐盟光伏玻璃市場總額不到2億歐元,以中國企業占市場份額的27%來計算,即便對華光伏玻璃“雙反”實施,也意味著隻影響到中國企業總計5400萬歐元的對歐出口額。儘管此次涉案金額並不高,但其背後意味著什麼?
  梅新育:這表明歐洲產業基本喪失了競爭力和進取精神,而且歐盟貿易委員德古赫特等人貿易保護傾向非常強烈,同時表明歐洲目前經濟很不景氣。
  考慮到歐盟委員會在4月向歐洲議會提交了關於修訂反傾銷、反補貼等貿易救濟法規的建議草案,如果歐盟理事會和歐洲議會表決通過,這些建議將在明年實施,我們可以看到,歐盟官方機構的保護主義傾向實在是無可救藥。
  重慶商報:歐盟指責中國企業“以低於成本價在歐盟銷售”,這一說法合理嗎?
  梅新育:因為歐盟反傾銷不是用中國的價格計算,而是採用替代國方式計算,所以,我不相信歐盟的指責有多麼準確。另外,要想指望一個萬里之外的外國政府機構能夠瞭解中國企業的準確生產成本,我不大相信。
  影響
  對國內企業影響不會太大
  歐盟太陽能產業基本沒前途了
  重慶商報:此案對國內企業、中國光伏玻璃行業,將帶來什麼影響?
  梅新育:由於此次涉案金額不多,對國內企業應該不至於致命。何況這兩年鬧貿易爭端這麼厲害,我國企業應該已經做出了不少應對佈局。
  重慶商報:那麼如果反傾銷最終認定成立,對歐盟本身將有何影響?
  梅新育:對於歐盟本身而言,可以直說,它的太陽能產業基本上沒什麼前途了。企業及其高管的核心競爭力都放在打官司上面了,還能有什麼效率?
  在中歐雙方此前達成價格承諾時我就說過,歐盟光伏產業的病根,在於低效率和高成本。其高成本很大一部分源於企業高管和員工的天價薪酬;許多骨幹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似乎不是生產效率和質量,而是游說政府部門攫取巨額補貼以及實施貿易保護的政治能量;歐盟光伏產業有太多從業者沒有表現出對事業的追求、熱愛,而是在強大的競爭壓力下,面對巨額虧損時,仍然堅持索取天價薪酬。
  要治療這樣一個病入膏肓的產業,最有效的藥品是外部競爭壓力。通過貿易保護大大減輕歐盟該行業一時的壓力,卻只能削弱其開展脫胎換骨改造的壓力和動力。
  不僅如此,全球光伏產業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是海外同行,而是傳統化石能源。光伏產業主要是在新世紀以來石油天然氣等常規能源價格持續大幅度暴漲的背景下,才得以實現高速增長。由於太陽能發電在供應電力穩定性等方面與常規的火力發電站相比處於劣勢,如果不能迅速降低成本,在初級產品行情下行的大環境中,這個產業將墮入深淵。在油價難以長期高高在上的背景下,人為維持歐盟市場光伏產品高定價,結果只能使歐盟這個市場趨向萎縮,甚至是急劇萎縮。
  應對
  光伏產業需培育國內市場
  對企業保護太過分不是好事
  重慶商報:隨著最近幾年中歐、中美之間光伏貿易摩擦的不斷升級,國內企業應如何應對?
  梅新育:此前已經說得很多了,比如:國內市場培育、轉移生產能力等等。在今年3月,中國光伏產品面臨歐盟“雙反”威脅時,我就提過,中國光伏產業需要多管齊下。首要任務無疑是啟動和擴大國內市場。中國光伏產業自形成之日就是高度出口導向的,2010年之前98%的光伏組件產品出口歐美市場,2011年這一比例仍高達90%,而美歐又是我國最主要出口市場。在美歐相繼對中國光伏產業祭出“雙反”武器時,啟動內需就成為我們的必由之路。
  其次是開闢歐美之外的出口市場,新興市場光伏產品潛在和現實需求的增長為這項策略創造了實施條件。知名光伏市場研究機構NPDSolarbuzz的數據顯示,2012下半年亞太地區光伏產品需求預計比前年猛增80%;2013年亞太地區光伏市場需求有望增長至13.5GW,比2012年增長50%。而據機電出口商會的數據,2012年全年我國光伏產品對歐洲出口總額為111.9億美元,同比下降45.1%,對東盟和非洲地區光伏產品出口則分別增長22.1%和10.9%。總體而言,光伏發電存在較大潛在需求,我們的任務就是使這些潛在需求成為現實。
  第三項策略是“走出去”,在歐美和其他國家市場直接投資建設光伏電站,帶動中國光伏產品出口。
  重慶商報:此前,國內相關企業曾向商務部進行書面反映,認為對進口多晶硅產品製裁過於溫柔。此案會否使商務部調查歐盟多晶硅反補貼案時考慮更多因素?中歐光伏貿易摩擦會否繼續升級?
  梅新育:我不贊成對進口多晶硅產品過度嚴厲,儘管我贊成適度製裁。對企業保護太過分,不是好事。  (原標題:“雙反案”才化解 歐盟對華為何再徵反傾銷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x89vxqkq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